繪畫市場大體分為三類:中國畫-工筆劃,水墨國畫。西洋畫與民間繪畫。中國畫講求氣韻,意趣,筆墨,西洋畫則不然。西洋畫包括油畫,木版,銅版,素描,水彩,水粉等畫種。其中油畫是立體感強,實用性與裝飾性最強的畫種,老百姓實為描繪的真實而廣泛進入到人們社會生活中,西洋油畫被引進我國僅有三百多年。不過是上個世紀初葉的事。
改革開放後,各種風格,流派的油畫創作都有了一席之地。可分為主題畫, 油畫創作就其題材劃分。風俗畫,風景畫,人物肖像畫與靜物畫等。但不管何種題材,作品主要是依靠造型與色彩兩大要素。也就是說,油畫使用的形,光,色這三大表示手段。也就是形體。這就要求畫家首先要具有造型能力,形。要有深厚的素描功底。沒有很好的素描基礎,要想畫好油畫,如同沒有地基的高樓,立不起來的也就是光效的表示。法國印象派興起之後光。引發了人們對光的研究與表現。畫家對光的理解趨於了科學與理性。因而對光影的表示也就更加逼真生動。光與光影是烘托氣氛的重要元素。這個道理只要看看戲劇舞台的燈光效果就不難理解了也就是工廠製造進去的顏料。
油畫最重要的元素是色彩。色彩不同於調色板上的顏色。畫家歷來不會把調色板上的顏色。原封不動地搬上畫布的這些顏色必需經畫家精心地加以藝術化的調製,以求得色彩的柔和,逼真,色塊與色塊之間搭配的和諧統一。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調子或色調。一幅油畫的顏色不能是五顏六色的胡亂拼湊,也不能是紛繁龐雜,令人眼花繚亂的而應該形成能體現出某種色彩傾向的並且變化無端,微妙細膩的畫面效果。也就是說一幅油畫如果沒有形成一種基調,色調是油畫的靈魂。沒有調子。沒有和諧統一且又富於變化的色塊組合,這油畫還講究構圖,除以上要求外。
現代油畫創作大致上分為兩大類:籠統繪畫和具象繪畫。
就是畫面的表示上抽掉了摹寫自然物的形,所謂籠統油畫。代之以一種意念,意象的表示。這種繪畫沒有具體的自然界的形象,只有色塊,線條,點面等等。讀畫者僅僅從這些色塊的組合中引發聯想與想像。如趙無極大師的作品就屬於這一種。籠統繪畫的藝術理論形形色色,但可用一句我國古人的話來概括,即"大象無形"
人們有一個盲點,通常。以為印象派,野獸派,未來派都叫抽象畫。其實,這些藝術流派,不過是突破寫實主義,古典主義的框架,並沒有把形象抽取掉,至多只是把現實的形象加以現代化的表示,加以變形與誇張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