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雲先生把油畫收藏概括為三點:
其一,要選準油畫創作者。選擇那些中央及各省市藝術院校專業油畫系、畫院優秀油畫家的作品。特別是那些曾獲過國際和國內獎的作者的作品應該說多具有升值潛力。此外,那些已故去的我國一、二代油畫家的作品亦在考慮之列。
其二,從表現形式看,中國寫實油畫已達到很高水平,因此收藏此類作品很有保證。同時也可以嘗試選一些探索性的作品收藏。一些優秀中、青年油畫家的作品已引起世界上的一些藝術收藏機構的關注,今後其作品會有相當的看好空間。
其三是要強調收精品。要選擇那些認真創作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有人說收藏是一段記憶、一個故事、一例證明,還有人說收藏是遊戲、是投資、是財富、是擁有。收藏行為伴隨著人類的誕生與繁衍,也自覺不自覺地伴隨著每個人的一生。如今,收藏行為不分男女老幼,也不分民族、國家、政府、企業、機構;小至玩具、郵票、照片、鈕扣、錢幣,大至古玩、字畫,甚至汽車、飛機、坦克都有人在收藏。而這種收藏癖,人類在蠻荒時代就已出現,這從不斷發現的史前壁畫、石針、石斧、玉飾……,及不斷發掘的墓藏和出土文物中得以證明。收藏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文化需求,人們需要人文的關懷,需要藝術的享受與慰藉,像穿衣吃飯一樣必要,是人生必不可缺的消費行為。不過囿於生產力的局限和物質的匱乏,人們的這種需求不得不首先讓位於解決溫飽的生存必要而受到壓抑,特別是對於高端藝術品的收藏消費長期局限於達官顯貴;此外,政治上的動亂及自然的災危害也制約了人們的收藏意願與消費。新中國成立以來,由於歷史的原因,收藏行為曾一度被當作“封、資、修”來批判,使民間的收藏文化凋敝,出現了斷代;改革開放以來 ,隨著國力的大幅度提高,人們經濟收入的增長,思 想的解放,視野的開闊,收藏消費權已回到廣大民眾手中,收藏熱方興未艾,一浪高過一浪。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藝術品收藏,成為與房地產、股票並駕齊驅的三大投資領域。藝術品在市場上屢創天價的事實,又推動著藝術品收藏向更高、更廣的領域發展。因此,收藏意義的不同凡響在於文化需求與經濟利益的兩個層面上。